給孩子們一片場地,他們可造出創意滿滿的房子,且獲得正兒八經的建筑大獎。昨晚,在花山生態藝術館,“拉圖爾精靈節”上,兒童建筑作品《精靈屋》奇幻搭建:4組、13個錐形小房子,造型簡潔、時尚,在茶園中透出柔光,與燈飾共同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一群孩子暢玩其中,他們正是房子的建造者。拉圖爾精靈節是由辰風、穆威兩人創辦,他們都已為人父。近年來,在他們的引導下,一群武漢各地的孩子發揮創意,自主制造各種房屋。他們的建筑作品《天空之城》和《絲房》獲得了2015WA中國建筑大獎。昨日,辰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講述“兩個爸爸”和一
給孩子們一片場地,他們可造出創意滿滿的房子,且獲得正兒八經的建筑大獎。
昨晚,在花山生態藝術館,“拉圖爾精靈節”上,兒童建筑作品《精靈屋》奇幻搭建:4組、13個錐形小房子,造型簡潔、時尚,在茶園中透出柔光,與燈飾共同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一群孩子暢玩其中,他們正是房子的建造者。
拉圖爾精靈節是由辰風、穆威兩人創辦,他們都已為人父。近年來,在他們的引導下,一群武漢各地的孩子發揮創意,自主制造各種房屋。他們的建筑作品《天空之城》和《絲房》獲得了2015WA中國建筑大獎。
昨日,辰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講述“兩個爸爸”和一幫小孩的造屋經歷。
培育孩子們造房子的興趣愛好
辰風今年43歲,學電氣出身,曾在德國工作、生活多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始于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考慮。”2008年,辰風為了讓5歲的孩子吃上優質放心的食物,親自去尋找天然農場和食材,并供應給身邊有需要的人,漸漸形成一個小圈子,命名為拉圖爾社區,“拉圖爾”是德文“自然”的音譯。
2010年,辰風大腦閃過一個念頭:能不能讓孩子動動腦筋,自己創造一幢房屋?有了這個想法后,辰風開始尋找建筑師合作,但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他的想法可笑。直到2011年的一天,辰風遇到80后設計師穆威。穆威在華中科技大學建筑系任教,曾在歐洲從事建筑實踐,他一直認為,建筑不該總是高高在上,應該是每個人可以參與的事。辰風、穆威兩人思想擦出火花,兒童建造計劃從此產生。
這個計劃,是讓孩子在自然場所自主制造房屋。當辰風向身邊家長說出這個想法,很快得到支持,家長們紛紛帶孩子報名參與,口口相傳下,小建筑隊規模慢慢擴充到三四十人。“兩個爸爸”并不教方法,“沒有規定,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想象,孩子的強項不是知識、力量,而是創造力。”孩子們在紙上設計房屋,充滿奇思妙想,穆威從其中提煉出最棒的點子,加以延伸、變化,再引導孩子完成最終的創作。“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那些靈光一閃,對他們的成長來說,非常寶貴。”
“如今的家長們培養小孩興趣,不是彈鋼琴就是畫畫,有沒有想過,造房子、鼓搗建筑,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向?”辰風堅信,他們的建筑計劃能讓孩子學會創新,找到自信,受益終生。
放飛靈感,編織“樹上的房屋”
2013年,“兩個爸爸”帶著36個孩子用時3個月,在湯遜湖邊完成了第一件作品《天空之城》。幾十個小木屋固定在木質支架上,如一棵大樹生長出來,懸浮空中,如同童話世界。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一個孩子的構想:造一棟可每天澆水、長高的房子。
2014年,《絲房》建造于華科大校園一片茂密的樟樹林中。這次,靈感還是由孩子貢獻。因為要丈量樹之間的距離,孩子們拎著尼龍線在樹干之間跑動穿梭,繞出一張大網,像蜘蛛網、春蠶結繭,“編織一座房子”的構想產生。孩子們用足足47公斤尼龍線,在樹干上來回纏繞,形成墻壁,再造木質吊橋做地板,一個個白色的樹屋誕生了。
孩子們像一個個建筑工,頭戴安全帽,高高低低地懸垂在樹干上,這樣的畫面令人震撼。《絲房》從此成了一個熱門景點,知情的家長常帶孩子去玩。去年,出于安全考慮,《絲房》被拆除,一群家長和孩子依依不舍地來到原址,舉行了一次紀念活動。
最新作品《精靈屋》創作地點是花山的一個茶園,主題是“發現自己的靈性”。靈感也是一個孩子的設計圖所畫——一些錐形的房子。“創意有時說不清楚,但那些房子一看就是精靈住的。”為表現靈性,精靈屋應為世界上最輕的房子,他們用了新材料竹鋼,既輕又結實,蒙上白色膠板,在茶樹間顯得夢幻、飄逸。
外國建筑家贊嘆“偉大”
一幫6歲到12歲的孩子造起一座座房子,令人不可思議。辰風坦言,建造過程相當艱苦,經常一干就是8小時,孩子們的體力活接近自身體能極限,家長的幫忙是絕對禁止的。制造《天空之城》時,每個孩子手上都布滿血泡,渾身是泥。為挑選合格的“小建筑工”,辰風、穆威堅持,孩子加入建筑計劃需要面試,“要挑那些有向往心的孩子,這個建造活動可不是玩一玩,或體驗一下。”
《天空之城》《絲房》分別獲得2015WA中國建筑獎設計實驗獎、社會公平獎。獲得消息后,辰風為孩子們自豪:“別說獲獎,就只說孩子能造房子這事兒,在世界上都很新鮮。”
《絲房》臨近竣工時,被英國建筑理論家彼德·瓊斯看見,他用“偉大”形容這件作品。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得知《絲房》的創作過程,特意來漢拍攝了專題紀錄片。
辰風透露,這個月底,他和他的“建筑團隊”將應邀赴法國埃松省,訪問法國薩莫蘭德藝術中心,15個武漢孩子將與法國小朋友一起造房子。
如今,辰風、穆威的“建筑團隊”已是一個穩定組織,全職投入這個事業的辰風說,兒童建造計劃不圖名利,只是想把“兩個爸爸”對孩子成長的思考傳遞給更多人。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