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總策劃、中國數字藝術協會秘書長、國家博物館顧問王泊喬告訴記者,本次展覽是“數字藝術中國”系列大展第二次在杭州舉辦,展出了國內外12位著名數字藝術家的20余件動態和靜態數字藝術作品。繼去年的展覽取得轟動之后,本次大展,再次給杭州人民奉獻了一道數字藝術饕餮盛宴。
張小濤《痕》
匯聚頂尖華人數字藝術家
王泊喬介紹,本次展覽特邀國內外著名數字藝術家參展,除卜樺外,還有曾入選戛納影展并獲法國短片大獎的藝術家林哲樂;倍受國際藝術界矚目的中央美院教授繆曉春和著名當代藝術家張小濤;中國美術學院吳俊勇;著名多媒體藝術家豐江舟;著名動畫藝術家皮三;唐茂宏和旅居美國的華裔藝術家黑峰;屢獲國際大獎的香港新媒體藝術家林欣杰(Keith Lam);數碼像素畫高手代化;跨界藝術家蔣非默等,都將會在本次“未來鏈接—數字藝術中國”展覽中展出他們的代表作品和2010年的最新作品。展覽將一直持續至5月31日。
數字動畫超越上海世博會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位于南市發電廠舊廠房的城市未來館,將是一個充滿狂想的未來世界:500平方米的巨大屏幕播放動畫片,帶領參觀者體驗在空中生活的快感,甚至飛去太空游玩。而動畫的創作者,被美國奧斯卡獎評委布里斯托女士譽為“中國年輕藝術家的天才之一”的卜樺為杭州觀眾帶來了魔幻寫實風的《未來荒》,作品中她用一貫簡潔有力粗線條和濃烈色彩勾勒出一幅超現實的場景,搭配未來感十足的電子音樂,呈現出宇宙人生中的孤獨感、心有可能產生的距離和相遇的偶然性。作品中的小女孩和裸體女郎分別代表著人生不同時期的狀態,盡管心理狀態不同但或多或少都會覺得孤獨。小女孩的世界比較富饒,她在自得其樂地感受一切,但有時仍會感到孤獨,還是需要自備太陽。而女郎則一直在尋找,猶如她手中紅線牽著的那只仙鶴:向往得到自由,但又一直受到束縛,直到一瞬間線掙斷鳥飛走,女郎也似乎覺醒一樣地從地上站起來而后走開……而未來究竟是美好還是荒蕪一片,值得人們深思。有關專家認為,無論從作品的藝術深度、想象力的豐富等方面來看,《未來荒》更能詮釋未來城市。
數字藝術再次轟動杭州
記者了解到,這是中國數字藝術協會組織的“數字藝術中國”系列展覽第二次來到杭州。2009年舉辦的第二屆杭州藝術博覽會期間,“數字藝術中國”攜卜樺、繆曉春等人的作品第一次來到杭州,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展覽上,《坐天觀井》等數字藝術巨作令觀眾感到無比震撼,5天的展期內,“數字藝術中國”的展區內總是人潮涌動,浙江及杭州當地媒體對這一盛況進行了反復報道,對數字藝術這種新的藝術形式也進行了普及和解析,整個展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參展作品獲得了杭州市民的廣泛好評。
王泊喬介紹,近年來,杭州的文化創意展業一直走在國內前沿,在動漫、視頻藝術創作及美術院校的數字藝術課程設置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水準,可以說,杭州具備了數字藝術跨越式發展的各種條件,所以2009年“數字藝術中國”系列展覽把杭州作為重點展示基地。而且實踐證明,杭州人民對數字藝術的熱愛和理解力,令中國數字藝術協會的專家們和藝術家們感到十分激動和欣喜。所以,2010年協會決定繼續在杭州舉辦系列展覽。而在今年的“未來鏈接”大展中,有不少藝術家都參與了去年的展覽,他們沒有重復過去的作品,都為此次展覽帶來了全新作品,這不但是對杭州觀眾的尊重,更是希望借杭州這片藝術土壤,讓中國的數字藝術能夠更長足的發展。
王泊喬說,“未來鏈接”大展的展區,位于本次杭州藝術博覽會主展場的中心位置,也體現了博覽會組委會對這個展覽的重視,“未來鏈接”的展覽面積近500平方米,而展示數字藝術的巨幕,更是本次藝術博覽會上最吸引觀眾眼球的亮點之一,在5月26日至31日的展期中,十幾萬名觀眾欣賞了卜樺、繆曉春、林哲樂、張小濤等人的數字藝術佳作,初步統計,觀展人數是去年“國際數字藝術展”的兩倍。這些多媒體藝術令很多年輕人如醉如癡,也豐富了杭州市民的城市生活。可以說,這次展覽是這些勤奮的數字藝術家們,在“世博年”奉獻給杭州市民的一道“城市藝術大餐”。我們真心希望,這些數字藝術品能讓杭州人民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數字藝術漸行漸火
這次杭州大展的成功,并非偶然,在此之前,2009年9月的北京宋莊藝術節上、2009年11月的第13屆香港新媒體藝術節上、馬來西亞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數字藝術中國”系列展覽都無一例外地引起轟動。
其中,宋莊的展覽,被業界譽為“本屆宋莊藝術節上最好看的展覽”,其豐富的藝術手段,藝術家們超凡的想象力,讓中國藝術批評界的耳目一新,很多專家都表示,這次數字藝術展,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當代藝術未來新的成長點,是舉辦本次宋莊藝術節最大的收獲之一。而香港的展覽,則更是帶有中國元素的數字藝術展,在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中,第一次讓歐美同行佩服得五體投地。參展作品的制作技術之精、想象力之豐富、中國特色之鮮明,讓香港大學們大開眼界,為中國數字藝術的國際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年6-9月又受邀為香港策劃“中國智慧”數字藝術展。
香港展覽之后,“數字藝術中國”轉戰馬來西亞,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機構和藝術家參與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數字藝術中國”令日本、西班牙、韓國等國的大型數字藝術展黯然失色——“數字藝術中國”的巨型投影屏幕前,時常有數千人排起長隊等待觀看。馬來西亞工貿部、旅游部、國家美術館等一些重要官員對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個展覽會給馬來西亞當地的藝術家和美術從業者帶來很多靈感,并給當地的科技公司也帶來新的技術發展想象空間。
王泊喬介紹,雖然自2008年以來,“數字藝術中國”系列展覽頻繁在世界各地舉辦,但每一次展覽的主題和參展作品都不盡相同,中國數字藝術協會每一次都根據不同的情況,組織不同的作品參展,而藝術家們,也總是盡可能地把自己最新的作品及時展現給觀眾。比如卜樺,每一次展覽之前,她都會傾盡全力創作新的作品,而在每一個城市,她的作品總是無一例外地受到贊譽和好評。2010年以來,協會計劃加大展覽的密度和規模,期望能在更多的城市普及數字藝術。協會與杭州市2年來合作的成功經驗值得未來借鑒和推廣,中國數字藝術協會期待能與更多的城市展開合作,針對承辦城市的歷史、文化、建筑、特點、成就、民俗、百姓生活量身打造的“城市數字藝術體驗館”更以超越視覺和聽覺的全感官體驗帶給城市和人們難以想象的創意和啟示,同時也成為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有力的宣傳裝置。
更重要的是,“數字藝術中國”所帶來的跨界合作模式和理念,能促進國際、城市之間合作與投資,不同領域的產業和文化創意結合,形成科技與文化創意產業兩方面相互推動發展的大格局,成為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引擎”。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