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91歲的美術大師吳冠中在依依不舍中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畫卷。對于許多人來說,了解吳冠中,肯定是從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屢創佳績中的作品中獲得的。為什么吳冠中的作品能夠走俏拍壇呢?
淡泊名利造就市場價值
作為“作品總成交額達17.8億元”的藝術大師,吳冠中生活的簡樸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在北京,方莊是北京最老小區,初時曾以“名人聚集”聞名。但由于歷史原因,不少名人先后搬出,最后只有吳冠中、喬羽兩位大師“堅守”。吳老潑墨著書所在的“書房”僅有5平方米大,理發則只去小區退休職工辦的“露天攤位”。 據說,很多地產開發商都表示要送他一套房子,其中還有一位開發商得知他有四合院情結,還主動提出把樓房的頂層給他蓋成四合院,但都被他謝絕了。但正是這種淡泊名利造就了吳冠中作品巨大的市場價值。
在今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吳冠中的《長江萬里圖》油畫長卷成交價為5712萬元,而在2006年秋拍的時候價格只有3795萬元。吳老作品在短時間內大幅升值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還是吳冠中的勤奮賦予了作品無窮的生命力,使得藏家百看不厭,愿意一擲千金。吳冠中的藝術經歷了從東方到西方又回到東方、從油畫到水墨、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有清晰的繪畫風格的轉變,值得投資者關注。
仗義執言提高身價
上世紀50年代,吳冠中作畫以水彩為主,時亦兼作油畫;60年代前期兼作水彩與油畫,并側重于油畫;“文革”期間八年擱筆沒有作畫;70年代以油畫為主,并開始嘗試作水墨;80年代以后,漸以水墨為主,也兼作油畫。在油彩與墨彩之間往返穿梭,輪番作業。但就整體而言,八九十年代水墨越來越成為其繪畫的主要媒介,一些大型作品均是在水墨中完成。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每個階段的價格差異非常明顯,低的幾十萬元一幅,高的則達到幾千萬元。
吳冠中曾有個信條:“不滿意的畫絕不能讓它流傳出去,否則會害人?!痹谒磥?,藝術品沒有質量就不是藝術品,是廢品和垃圾。他的畫如果自己稍微感到不滿意,哪怕已經完全畫好裱好,也毫不猶豫地親手毀掉?!安粷M意的作品不愿意賣;滿意的作品又舍不得賣?!闭驗槿绱耍袌錾蠀抢系漠嫴欢啵瑓s屢屢拍出天價。
對于拍賣公司“不保真是慣例”的說法,吳冠中表示,“拍賣行賣假,難道不用承擔責任嗎?”2005年一幅署名吳冠中的油畫《池塘》在北京拍賣,2008年7月1日經過吳冠中本人的親自辨認,該畫被認定為偽作,他在畫作中簽上“此畫非我所作,系偽作”。2009年香港所拍的一幅署名為吳冠中《松樹》的作品也被吳冠中本人證實為偽作,吳冠中當時告訴記者,“現在拍賣行所拍的假畫都編了很多故事,那都是不能聽的,但假畫就是假畫?!闭沁@種仗義執言,使得其真品的身價越來越高。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