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年底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手機文化高峰論壇上,手機動漫再度被與會嘉賓熱議。據工信部等相關國家部委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國手機用戶數量已超過7億戶,手機普及率為52.5%;而這其中,有30%的用戶已有通過手機閱讀或觀賞動漫作品的行為。作為無線增值產品和服務的重要分支,也是動漫產業的重要環節。手機動漫的發展,將直接關系到很多產業的綜合布局及發展。目前,手機動漫從某種角度上已經扮演了動漫產業前鋒的角色,其增長趨勢和爆發力不容小覷。業內專家也指出,在巨大的市場前景和消費潮流的多重驅動之下,手機動漫正催生新的產業鏈,將帶來不可估量的產業效應。作為手機通信增值服務亮點,它可望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作為動漫產業先鋒平臺,它甚至可以成為中國動漫產業新的增長極,帶來發展的關鍵拐點。
而在本次高峰論壇上,特邀協辦方,短趣網總裁王強宇先生談到,手機作為目前普及率最高的媒體,已從個人通信終端變成媒體終端,他完全打破了傳統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界線,而這種特點,則給動漫產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暨如何真正打造適合手機閱讀、手機傳播特征的動漫產品。王強宇先介紹說,短趣網在原有的短信、手機書頻道的基礎上,新開設了動漫頻道,通過大量的用戶反饋意見,逐步了解到目前手機動漫的市場潛力。很多用戶表示,盡管不少運營商都推出了手機動漫類套餐,但絕大多數都是將圖書、電視上的動漫搬到了手機上而已,無非就是一個媒體的轉換。久而久之新鮮感逐步喪失。
王強宇先生在論壇上還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認為,目前動漫產業的跨媒體發展往往比較盲目,圖書做的好了就認為拍成動畫一定好,做成手機動漫一定好,這僅僅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而實際操作中,會遇到不同媒體受眾不同、欣賞習慣不同等諸多方面的壁壘。以手機動漫為例,手機閱讀往往是占用大眾的碎片時間,如等人、坐公交等,而手機動漫要想占據受眾的這類閱讀需求,則必然要有針對性地打造產品,而不是簡單的將圖書、電視上的動漫產品拿來就用。
而很多與會專家也提出,我國自身的動漫產業起點低,起步晚,本身還不夠強大。要讓一個并不強大的產業產生優質內容從而嫁接到手機上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不關新媒體多么發達,核心永遠都是內容。在日本,手機動漫已成為動漫產業的主要形式,2009年市場規模達到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支撐這個龐大產業的是,日本強大的動漫原創力和500多個手機動漫互聯網站。而我國在這方面明顯存在差距。
此外,版權保護也是一大問題,我國動漫作品缺乏完善的版權保護機制。動漫的最大特點是靠創意吃飯,但是由于沒有版權保護機制,同時未重視對動漫品牌展開建立和維護,導致開發者創新積極性嚴重不足。而短趣網在本屆論壇上展示的“酷貝機制”則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好評,這套機制完全透明公開的形式,創作者上傳動漫作品后,手機用戶下載、轉發的分成收益都會在用戶的個人管理后臺第一時間顯示。而且,用戶可隨時提現,非常便捷。與會的動漫創作者也提到,如果有了真正的誠信保障,那么創作者心里就更有底了,行業基礎會逐步扎實。
與會的互聯網創意產業專家王鴻冀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手機動漫產業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手機動漫特別需要在內容生產、消費者培育、市場營銷等方面開拓創新,不斷整合資源,完善產業鏈,以不斷推動手機新媒體與傳統動漫產業的結合。尤其是3G時代全面到來后,手機動漫市場潛力將更加巨大,手機動漫欣榮發展的夢想,勢必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