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發展和人類的進化非常相似,而‘重構’是伴隨AI發展最重要的事。
“AI的發展和人類的進化非常相似,而‘重構’是伴隨AI發展最重要的事。重構,是圍繞AI時代產品最緊密的形式。人因工程,是AI時代交互和設計的基石?!?/p>
人因工程正在引領科技創新!9月16日,第三屆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百度設計體驗委員會主席、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院長、百度用戶體驗中心(UXC)總經理關岱松獲邀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就“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AI領域的應用與研究方向、其對AI界以及人類進步的推動意義等話題,與國內來自航天、航空、核電、高鐵、醫療、科研、制造等領域的科技專家,一線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帶頭人,以及現場200多位觀眾進行探討,分享了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近一年來最具價值的技術發現和應用探索。
關岱松重點介紹了人因工程在AI領域的應用與發展。他認為,在AI時代,全新的設計將會重構人們身邊的工具、生產力、生活甚至心理學。他所帶領的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將腦電、肌電和眼動等生理測量方法引入人因工程研究中,通過研究引領設計,不斷創新迭代研究方法,助力百度的AI產品進行“重構”。據關岱松介紹,百度一直將人因工程視作AI設計的思考重點,從體驗角度,致力于研發幫助人類一臂之力的新技術與工具,和更多貼心、智能、安全的產品,讓AI成為IA(Intelligent Assistant,意為智能助理),將AI轉為多形式的智能。
AI時代的人因工程都實現了哪些新的延展?首先,AI技術讓機器與人的交流越來越便捷。它可以通過語音、手勢、表情等人類最自然的方式來進行交流。人們開始不再需要去適應機器,而是讓機器適應人。其次,AI技術讓機器越來越懂人。它不僅可以讀懂人類的肢體語言,還可以讀懂人們的情緒和動機。
當機器越來越懂人的時候,人機關系會發生變化。過去人們對于機器是冷冰冰的,未來,人們會將越來越多對人的情感、預期、需求投注到機器,機器帶給人的體驗會更加復雜。為了讓人和機器都去適應這樣的變化,關岱松認為,AI時代的人因工程將不僅關乎人的能力、行為、限制和特點,它還將關乎人的社會、文化和心理,是真正以人為中心的系統工程。同理,未來人因工程的研究方向應該是基于心理學對人類認知、情感、意志的構建,如何讓設備和人們生活行為、環境,更加自然地融合,讓它可以有目的地發起主動交互。
因此,當下的智能交互將會進化發展為情感交互。在關岱松眼里,這是一個極大的飛躍,它讓機器可以觸碰人的內心,是機器內核的升級,因為機器將具有類似人一樣觀察、理解和表達情緒的能力。比如,當用戶心情不好想要聽一首歌,一個具有情感交互的機器人應該不僅能夠聽懂播歌的指令,還有能力看得出用戶不開心。它不再隨機的播歌,而是幫用戶挑選一些比較輕快溫暖的音樂,甚至給出溫暖的話和溫暖的表情。未來,智能產品不僅能夠“察言觀色”,還能“心領神會”實現人的目標,人因工程必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百度AI交互設計院將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迭代到2.0版本。希望成為最懂得AI時代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前行者、探路者)
去年11月,百度成立了業內首家人工智能交互設計院,對社會學、心理學等感知科學進行持續研究,研發成果已陸續應用在百度各AI產品中,包括百度大腦、DuerOS、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產品形態。10個多月的時間,該設計院在AI領域獲得了337個外觀和發明專利,發布了15篇垂直深入的人因工程報告,建造了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家居在內的AI實驗室。今年還與湖南大學在AI交互設計領域開展戰略研究,共同探索AI時代的交互設計方式。
人因工程是一門研究人和機器、環境的關系,使設計的機器和環境系統適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等特點,以實現三者的最佳匹配,確保人的安全、健康、舒適為目標的新興綜合交叉學科。目前,人因工程在我國載人航天、軍機、高鐵等行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正在更多行業和領域中開展應用的試點。它被認為是挑戰工業4.0,推動中國制造2025,迎接未來30年中國科技大爆發的助推器。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0371-86068866
4008887269
cndesign@163.com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