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現場看到,盡管招聘會給年輕的求職者大開綠燈,但絕大多數用人單位對新人都不感興趣。他們表示,培養人才,對公司來說太昂貴了,我們要招之即用的省“油”的“燈”。
為了來參加這場招聘會,山西農業大學的張燕專程坐了4個小時的車一大早從大同趕來,她給好幾家用人單位投放了簡歷。北京印刷學院動畫系的本科畢業生康詩惠是個機靈活潑的女孩,她對很多公司設限“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表示不滿。她不服氣地說:“有經驗有什么了不起,應屆畢業生雖然沒經驗,但敢想敢干,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
“我們需要的是熟手、高手、老手和大拿。”游藝星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聶昱直言不諱地說。在他看來,如今的游戲、動漫等新媒體行業魚龍混雜,一方面人才缺口極大,一方面真正實用的中高檔人才又十分緊缺,院方培養的學生往往跟企業的需求脫節,達不到市場的要求。“連院校老師的水平都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更不要說學生了。數字藝術領域的高端人才極為緊缺,這種‘精英’在各公司往往像大熊貓一樣被保護起來。”聶昱說。
筆者在現場看到,許多招聘公司都打出了“高薪誠聘”的旗號,有個別公司對某些崗位甚至開到了“月薪7000—15000”的高價,但招聘效果卻仍然不理想。面對幾百份求職者的簡歷,用人單位負責人稱,只有幾個稍微滿意的。
“這個行業不缺藍領,缺少的是高級創新型人才,這樣的高端人才不是‘招’來的,是靠‘挖’來的。”一位用人單位負責人坦言。他告訴記者,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會上只是做做樣子,或者宣傳一下他們的企業形象,這些求職者往往被公司用作人才的儲備,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就業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