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現場可謂“爆滿”,可容納幾百人的會議廳座無虛席,甚至于過道上也坐滿好學的聽眾。借用徐冰院長的話講“在多個院系的同學進行下鄉寫生的情況下,如此的一個學術性講座能夠吸引這么多同學、朋友前來傾聽,可見靳尚誼先生的個人魅力之大”。
據悉,此次講座是中央美院素描60年展覽活動的延續,講座希望通過靳尚誼先生對素描與藝術創作關系的闡釋,使大家在學習與創作中對素描學習有一個客觀、正確的定位。靳尚誼先生從自己最早接觸素描談起,結合自己的學習與創作對素描學習的重要性進行了解讀。
一、考藝專之前不知素描為何物
靳尚誼先生笑稱在1949年考取北平藝專之前自己根本不知“素描”為何物,為考學所
需,自己才開始接觸所謂的素描,知道了素描是用木炭條來進行創作、用蘸水的饅頭作為皮擦來進行修改。
進而了解到,與講究寫意的國畫不同,講究寫實的西方油畫要求造型的準確與體積的真實,而素描就是西方整個造型體系的核心。無論是為宗教、政治服務的古典傳統油畫或是現代主義的、抽象的油畫,素描是其創作的基礎,不懂素描就無法畫出好的油畫。
二、50年代的學習,自己對素描了解更全面
本科期間,靳尚誼先生的老師輩多為早年留法歸來的留學生們的學生,如徐悲鴻、吳作人的學生,所以這一時間段其學習的素描可稱為“法國體系”。此體系的素描教學簡單概括,可總結為“三大面,五調子”。
1955年,蘇聯專家來華舉辦油畫訓練班即馬訓班。在這里,靳尚誼先生接觸到了“法國體系”所沒有的“蘇聯體系”術語——結構。對結構的掌握,使得分面、找調子的素描由塊變為面、變為整體,有了活力。
兩個體系的學習,靳尚誼先生說自己對素描的了解由單一變為多元,對素描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
三、風格無好壞之分,規律體現水平高低
東方看西方油畫常常會注意其復雜的流派和各國、各派不同的創作風格,而這些在靳尚誼先生看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認為,西方的油畫受宗教傳統影響極大,各國都是按照意大利的傳統發展起來的,無論是法國或是俄國,他們的體系都是源自于意大利,更確切說出自于羅馬。
因此,研究歐洲油畫應該研究其本源規律而不是重點在其風格,風格是個人的、多變的是其本源在各地、個人身上的不同體現。風格只體現了差別而本源性、基礎性的規律則是體現了水平。風格沒有好壞之分,規律則體現出水平的高低。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個流派內大師與普通藝術家在作品水平上的差別。
素描即為西方油畫基礎性、本源性的規律之一。1979年靳尚誼先生出訪西德時,詢問當地美術院校素描教育有什么新的發展,對方的回答簡單直接——素描原則的要求與二百年前一樣,沒有變化。這使得靳尚誼先生不再注意風格的變化而是重視素描的學習,至今為止仍在不斷的研究。
四、藝術家現在面臨畫與不畫素描的矛盾
自建國以來中國的經濟經歷了跳躍式的發展,在工業化還尚未完整之時,信息化、后工業化程度已經很高,而中國的藝術界也如中國經濟一般在發展中出現了某階段發展不充分就進入下一階段的情形。
中國藝術界引進的西方藝術思想一直主要是印象派前后階段的思想,而此前的古典藝術和現代藝術引進、發展不夠充分,因此中國藝術界出現發展中的矛盾。在上世紀80—90年代此矛盾為現代主義與傳統寫實的矛盾。
自上世紀90年代,裝置、觀念藝術迅速發展,而此兩者的創作只需創新性的想法而不需扎實的基礎繪畫。因此,到如今,中國繪畫界出現又一矛盾即為畫與不畫素描的矛盾。
五、素描繼續存在的意義
面對當代藝術中裝置、觀念藝術的大力發展,素描呈現出越來越不被重視的傾向,對此靳尚誼先生認為,素描現在有其繼續存在的價值:首先,打好素描基礎,可以進行各種具象、抽象形式美的創造;其次,素描課、寫生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形式美,為未來設計領域的發展提供高素質、高修養的人才
綜合以上五點靳尚誼先生認為:素描在中國是不應消失的。
邵大箴:沒有傳統藝術基礎學習的藝術家很難創作出有深度的藝術作品
作為當天講座的評議人,孫迅副主任結合自己跟隨靳尚誼先生學習素描的經歷,強調了素描在油畫創作中的重要性。邵大箴教授對靳尚誼先生的發言進行了評論和延伸,他指出:
一、素描是西方造型藝術的基礎,雖然伴隨著現代主義藝術、當代藝術的發展,觀念、行為、裝置藝術發展壯大,素描逐漸式微,但是這些新藝術因為創作中缺乏素描的基礎會造成藝術表達人性、情感的喪失,所以用行為、觀念等當代藝術形式代替傳統形式的藝術是不可能的;二、沒有傳統藝術基礎學習的藝術家很難創作出有深度的藝術作品。素描解決的是水平問題不是風格問題,不論是任何藝術,水平是最重要的風格是次要的;三、寫實與抽象藝術都需要素描訓練,素描訓練可以看出學生觀察點的差別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四、中國畫應大膽吸收西畫的手法來豐富發展國畫如徐悲鴻、蔣兆和等國畫大師,同時學院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要大膽吸收學院外術家的優點。
棄油畫學國畫系誤傳
講座最后,靳尚誼先生對現場聽眾的提問進行了回答,在被問到以前為什么曾說要棄油畫而學國畫時,靳尚誼先生笑稱這純屬誤傳而非自己本意。
原來,此話題源自其接受的一次采訪,當時長達幾小時的采訪最后被剪成45分鐘的短片,因此一些話語偏離了原來的意思。靳尚誼先生表示,當時接受采訪時自己說類似于“若能重新選擇一次會放棄油畫學習國畫”的話語是因為當時情境下的感情流露。原因是:油畫的創作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工作,自己的一幅作品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相比較而言國畫的創作更省時、省力一些,可能是半小時就可以畫完,當然這不是說過話的創作容易,這創作的半小時蘊含了作者幾十年的功力。但是,當看到九十多歲的國畫家仍可不斷創作,而自己七十余歲就因精力不足難以繼續畫油畫時,內心忍不住感慨,因此而感情流露發出棄油畫學國畫的言語。但這只是一時有感而發,自己也不可能放棄油畫轉而創作國畫。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