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班匯通注冊用戶已經達到4000多名,班匯通執行董事楊寶明預計,到今年年底這個數額將達到3萬名。
“互聯網+”時代,更多的實體經濟領域正逐步深入數字時代,企業的融資方式有望率先進入新藍海狀態。
垂直領域迎發展良機
想找到金融最大“風口”,首先要看到金融的“痛點”。金融的最大“痛點”是信息不對稱:貸款人和借款人的不對稱,投資者與被投資方的不對稱。真正解決“痛點”的,才具備核心競爭力,才會是互聯網金融的“風口”。
在建筑行業內,向銀行借款是最常用的融資方式,但由于沒有不動產抵押,也無法提交有效的資產抵押或合格的擔保人,不少中小型建筑企業難以得到銀行免抵押、免擔保的貸款支持。某注冊資金1億元的施工企業項目負責人曾透露稱:“該企業僅常年繳納或支付的各類保證金就高達8000余萬元。”
但另一方面,許多建筑行業人士因為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正期待更多的理財渠道。
班匯通平臺的出現,幫建筑公司找到了“風口”,更解決了“痛點”:該平臺一端對接的借款人(融資方),都是在建筑集團中肩負為工程籌集資金責任的項目經理;另一端對接的投資人(籌資方),都是有閑錢且有理財需求的建筑行業內部人士。班匯通從線下找到融資方,線上實現投資人資金的籌集,在形成“點對點”信息匹配的同時也形成了一種O2O的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該模式有望將建筑業的“地下金融”陽光化、高效化、合法化。
據楊寶明介紹:“工程項目的資金需求期限非常多樣化,有的1個月,有的帶資要等樓盤封頂才能和業主結算,時間可能要1年或2年,鑒于班匯通剛上線,決定目前控制融資產品的最長期限定在6-12個月之間,每個融資項目的額度控制在百萬元至千萬元之間。項目的選擇,將采用建筑企業總部推薦與平臺專家團隊評估選擇相結合的方式。”
探索外資工程保險等
在國務院公布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后的第二天,中國保監會即批復了保險業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相關政策。當時就有保險專家認為,上海自貿區的關鍵詞是“創新”,而保險監管層之所以大力支持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好這塊試驗區的“創新動力”。
在班匯通看來,注冊在上海自貿區,就是為了下一步建筑金融革新打下基礎。其中,境外融資、引入境外工程保險等已經進入計劃。“班匯通最終的目標不會只是一個借貸的平臺,大數據下,可以呈現發散狀的。”楊寶明說。
比如在投融資服務方面,目前班匯通圍繞的是項目經理的融資金融服務,未來還可以發展到供應商(為施工企業提供建筑材料的廠商)的金融服務,甚至是海外銀行、海外保險機構等。
與其他互聯網金融平臺相比,垂直化專注于服務建筑業是班匯通的重要“護城河”。
這一點,也讓更多實體領域看到利用互聯網技術所搭建的平臺有無窮想象力。比如“互聯網+鋼鐵”的模式,改變整個鋼鐵的經濟業態。在家電行業中,隨著“互聯網+”的提出,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巨頭在資本、戰略、合作越發深入,長虹、TCL、創維等眾多企業都開始布局互聯網內容。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