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包裝設計民族化過程中的對策研究
既然包裝設計民族化是時代的要求,那么澄清包裝民族化的本質是非常必要的。真正堪稱具有民族邵永紅包裝設計民族化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75化的包裝設計應是恰當地,完美地實現創作意圖,體現時代特點,包含著企業本質和產品特色,并能在瞬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為了讓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包裝設計完美結合,設計者應遵循4個方面的原則。
3.1深刻理解和合理運用中國傳統文化
要實現包裝設計的民族化,首先要做到對本國文化的深刻理解。傳統元素既非符號,也非道具,它是一種文化,不能對它進行表面上的生搬硬套。比如中國的水墨,書法,講究的是意,氣,神,具體表現為蒼勁,空靈,雅致,每筆的輕與重無處不體現著深刻的文化寓意。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包裝設計時,首先要理解產品,再去尋求能夠代表產品形象的中國元素,同時對這些"元素"的背景要有一定了解,這樣才能使用合適的現代設計手法。
中國傳統藝術一直以來強調意境的表達,追求展現對大千世界的真實感受,而不拘泥于對象的真實形態,具有明顯的比喻,象征意義,在使用中要因地制宜地運用,注意對產品和市場方面的適應性,還要注意對某些地區民族特定風俗習慣的適應性。中國地域遼闊,有不同的審美習慣,要特別注意,不能設計得不合時宜。如果脫離這些傳統元素的本質,不加思考地運用,不僅不能起到輔助包裝的效果,而且出來的作品也是沒有靈魂的。
3.2把握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人們對商品包裝的求新求異心理更為強烈和普遍。不斷尋求新的造型,新的形式和新的構成來滿足和調節精神上的需要,是現代包裝的發展趨勢。包裝設計不再停留于僅僅通過附加的裝飾來美化商品的層面上。除了要符合包裝的功能要求,包裝還要傳達商品信息,起到引導消費,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作用。實踐經驗證明,包裝設計在產品銷售的成敗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可以斷送一個產品,也能建立一個產品的前途,使企業獲益。如果不顧現代化社會的變化和人們審美情趣的需求,一味地強調傳統,那設計出來的產品一定達不到好的效果。雖然人們向往和追求過去的時光和情感,但當代人的審美情趣,生活習慣和思想感情畢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在理解并運用中國傳統元素的同時,也要求新求美,推陳出新,體現當前的時代感,只有這樣,中國味的包裝設計才會有新的意境。將包裝設計與民族文化相結合,必須注意把握歷史性與時代性的有機統一,必須融入具有現代審美情趣的設計理念,再通過現代的各種表現技法來輔助設計,使包裝設計藝術的時代性與民族文化的歷史性完美融合,從而達到一個全新的視覺感受。
3.3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發揚和繼承傳統文化不是復古傳統,不是模仿傳統,而是要在繼承中發展傳統,在傳承中不斷創新,要賦傳統文化以新的意境,新的形式,新的面貌,使傳統文化和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一位著名的民俗學家曾說過:"民族文化的保存,發展,前進。關系到能不能有效的吸取和消化外來文化的問題。在開放過程中,外國的東西不但要進來,而且會沖進來,像潮水一樣,假如自己固有的東西不能保住,不能在自己根基上發展前進,那么在文化上可能成為外國文化的附庸。任何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民族,不管它在物質方面如何發達,它在精神文化方面必將成為外國文化的俘虜,其結果無疑是悲慘的。"因此,所追求的包裝民族化,不是簡單地對傳統圖案,文字等元素表面的,外在形式的模仿,把它們刻板地移植在包裝的視覺平面上,而是應從對形式的追求達到精神的凝練,將其內涵轉化為修養,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以充分發揚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形式美,思想美,意境美。只有在吸收借鑒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包裝形式,才能更好地為產品傳達信息,提升附加價值。如:中國的"茶"較多的都是流于日常飲品,滿足基本生理以及待客的禮節性需要,但"茶"進入日本,卻升華成為"茶道",身價百倍,并在國際化的流通秩序中演變成了日本文化的標志。所以,在包裝設計民族化的過程中,對民族傳統文化既要傳承,更要創新。不僅對本民族的文化要作深層次的理解,學習和有選擇地繼承,還要不拘泥于傳統,多借鑒國外的先進設計理念和國際審美時尚,多利用先進的材料,工藝手段,從形式上升華,用現代的功能要求,觀念,手法來表現傳統文脈的形與意,發掘出能滿足現代人心智需求的元素,創造出真正現代形式的包裝,形成同國際間的對話和交流。因此,探求民族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觀,價值觀的契合,成為原創的一個重要方法。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