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略】
在我看來Google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每一個產品都做得很到位,產品間的聯系也有機而緊密的聯系。
放眼現有產品:search,calendar,docments,reader, map,YouTube,Picasa,Android……無論是自己研發(fā)還是通過收購的,google都能把他們做得很有特色,成為別人的模仿對象。
近期發(fā)布的buzz又能發(fā)展成什么樣的產品,很難預測。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google的強項是在產品功能上,而非社區(qū)化上。
實際上google以往的產品都是相對獨立,雖然說g粉們用各種g家產品都能和朋友產生良好的互動,但是影響的范圍有限。遠不能做到像facebook和 twitter這種一呼百應的人群效應。
如圖:
圖表 1 google原有信息模式
圖表 2 twitter信息模式
這大概就是google急急推出buzz的原因吧。希望強化各產品間用戶的聯系,從而加強用戶黏度,增加用戶量。Buzz目前看來更像一個 社交平臺,匯集某用戶的各方面信息,然后集中發(fā)布,如圖所示:
圖表 3 buzz信息模式
而在使用形式上,它更像facebook,開心網這類社區(qū)網站:圍繞一個信息展開交流,通常是回復和少量的轉發(fā)。交流的人群是相對封閉的,可能是郵 箱常用聯系人,也可能是某個產品的朋友等等。交流范圍通常在一個固定圈子里。而twitter的形式更像是傳銷,一條信息可以不斷的經過陌生人手發(fā)展下 線。
【內容與信息】
在互聯網,人與人的交流都是通過“物”來發(fā)生的,這個“物”可能是某個照片,可能是某個文章或視頻。這些正是google所充裕的。訂閱,視頻,照片等產 品都是它手頭現有的資源。例如:我第一次點開buzz,就發(fā)現默認被reader的好友關注了。因為原本就因reader上的共同愛好建立了關注聯系,所 以,即便來到buzz發(fā)現依然有關系,也不會反感的解除。(Google聰明之處在于沒有默認將郵箱中的全部聯系人設置為關注。)
如果將需要用賬號登錄的產品按隱私分類,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如下圖。
圖表 4 產品開放程度分類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fā)布展示的 “原創(chuàng)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yè)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