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你怎么看藝術的當代性?
林永康:中國油畫的當代性首先就是要以獨特的民族性為亮點;重在創新;要體現新的生活美學境界。當代性是需要藝術更貼近生活、社會和群眾,從思維和感情上融入當今歷史潮流,與時代相適應,使當代油畫在當代中國文化中,展現出更為豐富和深刻的精神價值。也只有富于個性的現代審美形式與當下的時代精神完美結合,當代油畫才能產生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羊城晚報:很多藝術家很回避談商業,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林永康:現階段政府對藝術家的支持還不錯,例如很多藝術活動都有獎勵。這一點,比西方要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積極創作,表現民族優秀的作品呢?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現在的情況體制內、外的職業畫家來說還是不足夠的。因此畫家參與市場是需要的,要正視這個過程。而市場對作品,對畫家的認可也是評判藝術品和畫家的其中一個標桿,雖然不是唯一的,但在市場中,經典的東西能存活下來,而且它記錄著一個時代人的情感。
用簡練述說中國故事
羊城晚報:你的作品是民族工業的一個縮影,怎么讓西方人去了解這種歷史呢?
林永康:首先,越有地域性就越有世界性。另外,我創作的時候非常注意藝術語言本身的當代形式。如果用過時的語言去再現歷史,應者寥寥。優秀的歷史畫,一定要合乎當代人的審美,在形式上具有當代性。《繅絲女》去日本、韓國等地展出時,觀眾本不了解那段歷史,但能通過畫作給他們傳達這種感受。這樣的感染力讓他們有興趣去了解中國這段歷史。
羊城晚報:你的《繅絲女》作品很受國外買家的追捧。
林永康:用國際語言去說我們中國的故事,內容就是我們的情感,《繅絲女》很好地表達了表達了這種情感。
羊城晚報:對于老百姓收藏,你有什么樣的建議
林永康:收藏藝術家的作品,要看他過去有過怎樣的創作,將來能有什么創作的后勁。畫作中含有多少思想性,情感的提煉、升華的能力,激情爆發的能力,畫技掌握的能力。
林永康作品《嫂嫂》,一改過去的冷峻和深沉,顯現了一種溫暖的意韻,特別是對雙手的攤開放在膝上微伸向上的描繪,特有的敘事方式,表達了人物的豐富情感,呈現中國婦女平凡而偉大的心靈世界
林永康作品《白墻》,《自梳女》系列,色彩中運用黑、白、灰的塊面構成關系,使其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特點,大膽運用厚積法,達到浮雕式的效果。對人物精神進行細微的刻畫,強調是她們的純樸、端莊、渴望自由的精神。
林永康和他的新作《瑞雪兆豐年2002胡錦濤在西柏坡》,正像他所說,他追求將畫面人物情緒上升到精神和意蘊的寫實。
劉朝霞、謝哲
(本文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0
喜歡他,就推薦他上首頁吧^_^
CND設計網(CNDESIGN)會員所發布展示的 “原創作品/文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商業用途均需聯系作者。如未經授權用作他處,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Copyright ©2006-2019 CND設計網